作者:云淡风轻
泉源:十点念书(ID:duhaoshu)
曾经看过胡因梦的一个采访视频,里边有句话,时至今日感想颇深,她说:“希望在别人身上获得支持、获得温温和慰藉,获得平安感,那是在做梦。”
胡因梦是与林青霞齐名的著名演员,从艺十五年成就绚烂,被誉为“七十年代台湾第一玉人”。
年少时,怙恃失和,婚姻不顺,但此类种种都没能让她失去对生涯的希望。
她用一生之勇,匹敌乖戾的运气,三十五岁息影,投入身心灵探索和意识革命。
起义的另一种说法,是执着
胡因梦生于一个富足的家庭。父亲是前立法委员,母亲是小有才气的作家。
她从小与众不同,吃少睡少,却精力旺盛;凡事喜欢追问十万个“为什么”,有强烈的探索欲。
一岁多听安徒生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,她泣如雨下;上幼儿园,她会编故事:有个老鬼胡赓年,小鬼胡因因,老鬼叫胡大脚,小鬼叫小胡大脚,同学们笑得人仰马翻;她喜欢一个人站在操场上,淡定自若地演讲,俨然一个小演讲家。
我们知道,一个人能匹敌运气的凶狠傲然不屈,发展为修行路上的精神领袖,这份灵性创造力和王者风范,尤为重要。

胡因梦童年并不幸福。她起义不驯,跟母亲匹敌,母亲绕着巷子追她,扬言打死她。
她说:“我恨妈妈”。心里积怨加上母亲长年专一打麻将情绪浮躁,胡因梦心里越来越没有平安感。
她心中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无处渲泄,显示越来越起义。
父亲尚有爱人,悄悄托人来问她。她回覆:“他们若是还想活得久一点,最好尽早离开。”
当许多孩子还在怙恃怀里撒娇,她却早早地感受了运气的风暴。
若干孩子都履历过少年起义,而她起义之中蕴含的独立思考和深刻洞见,却发人深省。
履历运气暴击的人,能在逆流中坚如磐石,才气走得更好。
胡因梦无疑是后者,于她而言,“我的人生我卖力”是人生目标。
上大学了,穿超短裙、露背装,脚踩恨天高,挽着外国男朋友。短裙短到要带着一个写着“禅悟”的麻袋来遮住,曾被学长斥责:“不像话,太嚣张了”。
起义的另一个说法是另类。一个标榜特立独行的人,想象自己是鲜衣怒马的少年,拿着长矛冲向传统和陋俗。
让这份傲娇叫醒平庸,把勇敢的挑战刻在青春的丰碑上。

念了两年,她决议退学。怙恃无法,只能准许。甚至有人说:大学念得完,学校都市着火。
这个世界上起义的人许多,像她这样,颜值巅峰在线,却又桀骜不驯,才气与野心同样绝对膨胀的人不多。
没有最好的婚姻,只有更好的自己
读大学时,胡因梦经常口袋里插着李敖的作品。李敖是她少女时期的偶像。
他们首次相遇,推翻了他在她心中的印象。那是1979年9月。
现实的他守旧而又拘谨,与文章中的狂放对比,强烈的落差引发了胡因梦的好奇心。
才子佳人相爱了,几个月后娶亲,那是1980年5月6日。
最美的脸遇到了最伶俐的脑壳,天作之合,这段美谈,惊动了宝岛台湾。
而更惊动的是,同年8月28日,他们仳离了。115天,被称为百日婚姻。
一见钟情余温尚在,他们的婚姻却已一派狼籍。胡因梦的浪漫多情遇上李敖的乖张多疑,水火不容。他们为了琐屑之事斗得鸡犬不宁,只能以仳离收场。
准备签字仳离的当天,李敖带了一束盛放的玫瑰,他伸手相握,胡因梦只以为,一笑泯恩怨。
可是,李敖以她伪造文书为由,把她告上法庭。最先了讼事之争,胡因梦跌入痛苦的深渊。

他们最后一次在法庭上干戈相见时,胡因梦突然参悟,她对着李敖作了九十度的大鞠躬,并笑着问他,这样无聊的闹剧,是不是可以竣事了。
厥后,李敖不停揭胡因梦的短,甚至冷笑她在家里便秘的样子,貌寝不堪。
胡因梦只是淡淡地回应:“同一个屋檐下,是没有真正的尤物的。”
这位不停拓展自我款式的奇女子,面临冤冤相报的李敖,多年后却说:实在我最应该感恩的人是李敖。
“万箭穿心终不悔,相视一笑轻。”淡然以对,饶恕、放下。相比李敖的抨击,揭短,讽嘲,两人的境界有着天壤之别。
在和李敖履历婚变和讼事困扰的岁月里,她看到了人性的丑陋,深感恼恨的伟大摧毁力。
你会与你所爱及所恨的人紧缚在一起,不外你将学习放松,放下,化解那恨。
甚至你将学着创造性地运用恨,把它转为更高的目的,最后将它转变成爱。
她以了如指掌的智慧,找到症结,放下怨恨,转化为悲悯和爱。

大开大合,卓然不群,也只有胡因梦这种智慧具足的人才有这样的张力。
“我们真正的责任是醒悟,逾越自我,逾越身心的征象,证入身心的自性。”
直面人生才是最大的平安感
作家林清玄说:“三十岁后,要把所有的时间用来觉悟。”
为了这份觉悟,她在人生下半场华美逆袭,虔心修行。从“极端的绚烂”转向“极端的镇静”。
痛苦迷惘中初遇克里希那穆提,心中狂喜,拨开云雾见灼烁。她翻译了大量著作,引起高度关注。
然而这份掀起意识革命的荣耀,远不及她忠实良心,在生涯精微处务实修行的欣喜。
她把心放入两性关系中修行。她以为关系中的两个人是两条交织的线,互为吸引又相互排挤,她热情投入,镇定觉知。
因爱生起的喜乐忧愁,她心如明炬,理性透析。忠实于每个念头的升起,在微末处务实修行。
岂非她不畏惧吗?当然是怕的,由于对生命的敬畏,对心灵的忠实,面临运气的选择,多了一份勇敢和责任。

高龄生子,她履历了无法想象的艰难。剖腹产引发产后抑郁,发现体内有畸胎瘤,她一边独自抚育孩子,一边四处求医。
以佛治心,她找到了心里深处的镇静与安宁,为她“正善直”的本色平添了几分人格魅力。
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”,人生后半场,多了一些笃实,少了一些浮华,才气坚定地前行。

没有一件事是我们可以掌控的,我们越想要平安感,我们的心就越强调不平安;
而智者发现,当我们放下对平安感的欲望,能够彻底活在不抓取的状态,我们马上就平安了。
病痛困扰,履历怙恃先后离世,成为独身母亲,她不回避,不哀怜,无惧运气鞭打,求道明心。
胡因梦的一生,大开大合,遭遇无数磨砺和挫折。她飞蛾扑火,大步流星碾压运气诸般吊诡,乘风破浪。
以一颗佛心,向心灵深处探寻,层层剖析砥砺,朝向细腻的灵性高次元演化,“瞥见自己”,让初心自然绽放。
她说:“一个人,尤其女人,若想在众说纷纭的影响下穿透种种的虚荣、投射、理想与憧憬,充分地活出自我,可不是一朝半夕能杀青的,这内里需要太多的老实以对和勇敢的起义。”
自我救赎,疗愈心里谁人缺乏平安感的小孩,活出生命的难以想象。
人活于世,最大的平安感,就是来自心里的务实与富足。
Comments
Comments are disabled for this post